缺爱的另一面是不会爱别人

  马倩楠        2018-04-13        271

 

原创 2018-02-04 西米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

  

朋友最近和我吐槽她的男朋友,她的男朋友刚刚踏上工作岗位,常常一天都不回复她的微信,却在那里打游戏,女生和男生抱怨,男生反而埋怨女生不够理解他工作的辛苦。自从谈恋爱以来,当女生需要对方陪伴和呵护的时候,男生都很少关心女生,反而觉得女生娇惯。

  

我不禁感慨,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爱,变得只愿意接受爱,而不愿意付出爱。

  

就拿恋爱来说,有些女生在进入恋爱之前,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是他会不会一直爱我?”“如何让他只爱我一个?”“他可不可以把我宠的像个孩子一般?”“他会不会像爱女儿一样爱我?

  

有些男生在恋爱中,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大多是我希望我的女朋友可以无限的理解我、包容我,即使我有时一整天也不能回她的微信,她也应该包容我。”“我希望她可以做个独立的女朋友,即使我没有很多时间和她见面。”“我希望我的女朋友可以为我多改变一些,去多了解一些我喜欢的游戏和篮球,多看一些我喜欢的鞋的牌子,而不是老在看化妆品。

  

其实,一个无限宠溺的男朋友和一个无限宽容的女朋友,都是男女双方对于自己另一半的理想的期待,但这样的男朋友和女朋友在现实中是很少真实存在的。如果男女双方都希望对方为自己付出、为自己改变,而自己心安理得去享受对方这样的付出,那么这份关系的天平也最终会失衡。

  

无论男女,不少人在恋爱中,想的更多是如何被爱,而不是如何去,我们很少去思考我要怎么去照顾TA”“我要怎么去付出?

  

在日常交往中,有的人也会表现得太自爱TA会和别人不断强调自己的好,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,希望周围的人都可以喜欢TA,但是TA对于别人却是挑剔的,总是会对别人评头论足;TA会用两套标准去对待别人,和别人强调公平,但是自己做出来的事情却是利己而不利他的,不允许自己吃一点亏,却经常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。

  

我们都说要自爱,我们要懂得对自己好,但是我们有时候,也会变得太自爱

  

为什么会变得太自爱

  

1.时代的因素

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说法:这是一个张扬个性、强调自我的时代。这个时代格外地强调个体,强调自我的意识和精神。我们不会再大肆张扬奉献的精神,在这个时代,利益至上,做一件事情之前更多的考虑是这个事情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帮助。因此,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下,人也会变得更多的考虑自己,就会忽略掉对于他人的付出。在一段关系中,我们更多地考虑自己得到的,而不是自己付出的。

  

  

2.家庭的因素

现代的社会,大部分人家庭都只有一到两个孩子,因此,父母对于孩子就会格外地疼惜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爱和关心,对孩子呵护万分。所以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接受了过分多爱的人,这类人一直都是被爱,而且认为被爱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,很少自己主动去付出爱,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学会如何爱。

  

3.经历的因素

因为童年时期有过一些不如意的经历,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没有获得足够的爱的人,总是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那一个,渴望得到他人的爱,于是形成了一种习惯,习惯于索取爱而不是付出爱。

  

4.性格的因素

这种性格属于非生产型性格,关注自己,以至于有一些太过于关注自己,而忽视了照顾别人的感受。这类人自我意识会特别强,自我保护意识也特别强烈。

  

5.周围的因素

这类人一般在人生路上都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挫折,一路上的人对于TA都比较包容,TA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。

  

非生产型性格

只愿意接受爱,却不愿意付出爱的人,在亲密关系中常常是非常吝惜自己的感情的人。TA也知道一定要学会爱别人,只是TA的爱的付出的防线很高,TA们会在自己的心中筑起高高的墙,不会轻易表达爱,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容易做到的爱的表达,TA却很难以自然地做到。

  

心理学家弗洛姆将性格分为两大类型:生产型与非生产型,只被爱而不愿付出爱的人,很有可能就是典型的非生产型的人格。

  

这种人格的产生很多和幼年有关,有可能是幼年的时候想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(例如给爸爸妈妈制作礼物,抱抱爸爸妈妈),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却没有对自己的爱做出正面的回应,于是在TA的潜意识中就会认为就算他们付出爱,他们也可能不能得到回馈。

  

非生产型人格的人,这种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,他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完全依赖于别人。这种人是被动的接受者,寻求别人的帮助,希望依附于人。当没有人管他们的时候,他们就会感到焦虑、恐怖,并且瘫痪无力。

  

做一个自主且懂得付出的人

弗洛姆认为,一段成熟健康的亲密关系在给予爱之外,还包含四大要素:

  

1.关心。主动关心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。

  

2.责任感。在成人之间的爱中,责任感主要是指关心对方心理方面的需求。

  

3.尊敬。尊敬是我希望我所爱的人从其所好,健全地成长和发展起来。爱一个人,是接受他本来的面目,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。

  

4.了解。必须客观深入地去认识对方,看到对方真实的现实状态,克服自己想像中被歪曲了的他的形象。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,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。

  

无论如何,要记住,所有的关系,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可以维持的,一定是双方的良性互动之下,双方关系稳定的天平才不会被打破。

  

有时候,缺爱其实是不懂得付出爱。你想要得到别人的爱与体谅,你要先学会去爱和付出,没有人有义务对你无限地好,哪怕是父母,你也不能把他们对你的爱当做一种理所应当。学会付出你的爱,你才会获得更多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自于《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》

 

 

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】  【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