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科普

  马倩楠        2018-11-27        299

素质教育里,反复强调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,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。因材施教的基础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。前面说过智力因素差异、性别差异和性格差异。今天我们探讨的是认知类型与学习类型的差异。


认 知 类 型 的 个 别 差 异 与 教 育

 20世纪50年代,实验心理学家们提出认知类型的概念。认知类型是指个人在面对问题情景时,经由知觉、记忆、思维等内在心理历程,在外显行为上所表现的习惯性特征。认知类型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非智力因素之一。


 “认知类型之父”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,提出了场独立与场依赖的概念。场独立型个体的认知类型是不受场地刺激变动的影响。场依赖型个体是受场地刺激变动影响的类型。


教育心理学家从学习情境(场地)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,来观察、分析学生受情境因素影响的程度而分析类型。


比如有的学生在家里做功课时,客厅的电视机可能对他形成很大的干扰,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,这类学生就属于场依赖型。有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,不会因外在刺激使他分心,这类学生就属于场独立型。两种类型的基本心理差异,在于对环境中讯息处理的方式不同。


研究发现,属于场依赖型的学生,较易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性讯息,对社会学科有较大的兴趣;在职业选择上较喜欢从事与人的活动有关的工作(如教师、商业、社会服务等);同时个性偏于感性,有社会参与感。


属于场独立型的学生,较少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的影响,喜欢独立思考,适合学习自然学科,在职业兴趣方面,倾向于选择人际关系较单纯而可独立作业的工作(如实验、化验、工程师等工作);同时个性偏于理性,喜欢独行其事。


因此,在心理需求上,两类学生也不相同;场依赖型学生在对同学接纳与教师鼓励方面,有较强的需求。


认知类型根据“概念速度”的不同,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冲动型和慎思型。两种类型都是人在2岁左右就形成的习惯性格。


概念速度是个人对事物认知时,根据自己了解,形成概念并做出反应的速度。学生回答问题和考试,快慢不一。


冲动型是指对问题反应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习惯性格,即常人说的“急性子”。而慎思型是指对问题反应较慢但错误较少的一种习惯性格。


不过概念速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必然的关系。两者也没有绝对优劣之分。在学校教育环境中,就阅读与记忆性为主的考试来说,慎思型的学生会表现更好。在讲究快速的现代社会来说,慎思型又会有缓不济急的可能。教师应了解这两种学生的性格,提醒他们一方面了解自己的习惯,另一方面认识工作性质的轻重缓急之分。


学 习 类 型 的 个 别 差 异 与 教 育

20世纪70年代,心理学家们又提出新的概念——学习类型。学习类型,也叫学习方式,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经由知觉、记忆、思维等心理历程,在外显行为表现出带有认知、情意、生理三种性质的习惯性特征。


学习类型的形成,主要有四种因素交互影响:

1)物理环境;

2)学生本身的情意;

3)学生的社会性需求;

4)学生对身体特征及生理需求。


教育心理学家观察、收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的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习惯,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学习类型分为四大类,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四类因素。



环境面:习惯不同的学生对环境的刺激,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需求。比如有的需要安静,有的能容忍声音的干扰;有的需求光线明亮,有的需求光线柔和;有的需要室内温暖,有的需求室内凉爽;有的需求固定座位,有的可以随遇而安。


情意面:指在读书时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状态。比如有的成就动机强,有的成就需求弱。有的坚持力强,功课不做完决不中止;有的坚持力弱,常常半途而废。有的有时间感,按时作业;有的没有时间观念,拖拖拉拉。


生理面:指在读书时学生个人显示在心理上的需求。比如感觉偏向上,有的是听觉型,有的是视觉型,有的是动觉型。每人的生物钟也不同,有的在上午精神好,有的到晚上学习效率高。动静上也有区别,有的学生需求安静,有的喜欢身体运动。


社会面:指在读书时学生个人对别人的心理需求。比如有的需求团体参与;有的需求个人独处;有的需求成人支持;也有的需求只要有人陪伴就好,不选择对象。



根据四方面的需求组合,一般学生的不同学习类型可以达36种。教育心理学家们特地设计了一种学习类型问卷,可以供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,也可以作为学生课业个别辅导的依据。

 

 

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】  【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】